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6/2

心得報告



5/11 學習心得

如何創造標性的評量表

1.參考相關學科的學習指標或者相關文獻
2.舉例分析相關作品並舉出作品中的特點
3.設計教師與學生可以認知與理解的評量的等級
4.設定幾個評量的等級可以讓學生有修改的方向
5.設計修改的指標與建議

基本設計的等級

4優  3良 2可 1差等等的區別

上課心得 5/4

評量指標

何謂評量指標,它是一種對與某項作品或者事物做一種評分的基準,列出一些項目細項來一個一個作評量,但是做為評量,需要有一定的基準並對每一項做說明。

正所謂它是一種評分的標準那評量帶給我們好處是什麼呢??

1.可以結由評量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成就、問題點(成就評量)
2.教學者藉由評量表得知可以針對教學與方向做改進。
3.可藉由評量表評量自己對於學習方面的問題。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4/27 筆記

單因子變數分析:
雙因子變數分析:
取決於使用的變數量

碩博士論文自變相 題目\第三章 研究設計是否相關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料庫
找論文題目中的自變相.態度

班級中自己尋找變相-->有意義與無意義的
問題一
你能夠從這門課知道什麼?(當研究生我因該知道什麼)
問題二
你因該做些什麼?(做為一個數位所研究生我因該要做些什麼)
問題三
我能希望什麼?(我希望在兩年裡面學習到什麼,或者因該要做什麼?)

哲學家康德提出了這三個問題

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分為「審美判斷力批判」和「目的判斷力批判」,具有連結前兩個批判從而完成純粹理性的全部批判的必要性和意義。

1.何謂認識理論   2.我該做耶什麼(道德倫理)   3.我可做些什麼(宗教學)

透過有計畫的學習過程變成課程透過這些課程的學習變成學校

我們人常常由經驗裏面去推論但是這一些是受到限制的(正確性的判斷 例如:圖例的反轉)

成就測驗,常模(新的測驗)過度推論改進法 相對的推論而非使用運用絕對的推論

診斷性測驗\問卷基本上會擁有篇套式的如何找出不同的面向

如果兩班的起始點是相同的 後測後(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成績可以直接接受嗎(不行)

運用統計上面的方法來處理實際上的方法(唯一不行就是倫理上面的問題,是無法將起始點變為相同的)

互評評量(同儕互評):沒有經過共識,會變成沒又學習。

專家共識評量(consensual assessment)是由Amabile(1996)所提出,主要係藉由領域中的專家,依據一定程序、規準針對成品進行「創意」程度與品質的評量。
經十餘年的檢驗分析,發現專家共識評量是一種具信、效度之評量技巧。進行共識評量時,必須考量到「作業」、「受試者」、「評分者」三方面。
(可藉由互相互動式的學習,來達到共識)
(1)各領域對領域創造力的確有一定的共識存在;
(2)專家共識評量技術除了有不錯的信度與內在建構效度之外,評量結果也與其他測量方式相
符,具有外在效度;
(3)在專家的選擇上,研究發現若是創意作品本身不需太複雜的技術,為一般人較熟悉的領
域;
(4)在評分的標準上皆包含了創意、技巧與整體美感。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3/23 筆記

學生為何怕考試? 考試是不是測驗?
透過我們的討論,發覺因該有以下幾點關係
1.對於學習上的成就無法預估
2.對於題型上的未知感到懼怕
3.同材之間的壓力,與成就式的測驗。

以目前常有題型來說:
填充題,沒有線索或提示。
選擇題,可以用消去法,把可能性較低的排除,提升答對的機率。
是非題,有一半的機率可以猜對。
問答題,有寫有分,至少交代一下,不會完全空白。

何謂成就測驗

「成就測驗」的目的在測量個體學習或訓練後獲得之知識和技能的程度。

3/16 筆記

台灣的大學為了百大名校的排名爭破頭,百大的意義為何?
評鑑:1.先列出指標
            2.再賦予權重。
面對世界經濟局勢變動,網路世代的來臨,高等教育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當前的功利主義學習,把理論與實作分為高職與高中,當我們knowing what 卻不知道 knowing how,或者是相反這樣對於目前的學習與未來的想法多是有限制的,思考與運用同樣重要。
也就是為什麼,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認為,大學必須要改變思維,老師在教科書之外應該教導學生更多實務內容,幫助學生成為這個時代的贏家!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佛洛伊德 謙卑來自於智慧,偏見是傲慢的根源。見多識廣的人會相信機會(延伸之一為 越了解世界,就會了解世界發現機會越多)


Francis Bacon


指出了四種:
洞穴屏障(個人特質)
市集屏障(言語限制)
劇場屏障(學統文化)
族群屏障(人類天性)

實驗心理學家最近找到一連串的認知偏見,證實了培根所言的屏障,特別是其中的族群屏障。例如,我們眼中的自己,通常比別人眼中的我們更加正面,這就是「謀己利」的認知偏見。
根據美國全國性的調查,大部份商人相信自己比其他商人更具道德感,而研究道德直覺的心理學家,也認為自己的道德感優於其他的道德直覺心理學家。

一、常常強調個體而不是去辨別關係。

二、看待一項事物時我們傾向運用斷代史來看待一項東西(現在的東西),而不運用觀前顧後的想法(以前未來)去觀察一種東西

三、我們在辨別一項事物時,常常運用的方法是二分法的概念。例如 藍綠

自己的論文中是否發現這些問題
統計就是一種有效成份的二分法(有成效與無成效)。

信度:可靠度(過程)
效度:測量出來的資料是否正確。(結果)
難易度:辨別度。(可以理解達到的成就,就是別人難以達到的困難點。)

學校來說明
以學校的方向-->

以霸凌事件的方向-->
學生的角度
信度 學生上學的意願 天天去上學或者去上學
效度 學生多不去上課因為受到傷害
難易度 這間學校充滿著霸凌                  

利害關係人是要能參與的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本次上課重點:希望大家上課中可以踴躍參與討論,希望設定題目以團體討論為主

概念與名詞希望各位利用工具找尋相關的資訊,建構自己的知識架構。

課程綱要:數位學習主要是運用科技進行主動學習進行知識建構



「被動學習法」Rote Learning就是俗稱的死記死背法
也就是學生以一直唸、一直背 ,不斷重複的讀書方法。這種死記死背的被動學習法,心理學者又稱之為「鸚鵡式的學習」。鸚鵡是一種會學人說話的鳥,當你讀書時不斷重複的一直唸、一直唸、是不是很像鸚鵡啊 ?
一般的學生總是以死背死記,來應付考試,當隔天考試時,看著考卷時,明明昨晚就讀過,很奇怪卻往往不記得。就好像頭腦不是自己的,頭腦根本不聽自己指揮 ,考完試很快將功課忘光光,主要原因在於讀書方法的不正確,導致將唸過的功課放在短期記憶區,由於短期記憶區的空間有限,當新的資料要進入大腦短期記憶區時,資料很快就塞爆,舊資料只好被擠出短期記憶區,這樣的讀書方式非常沒有效率。 
主動學習法也就是「沙漏式的學習法」
  當學生讀書時會一歩一歩有系統地分析濃縮資料,找到資料的精髓,找到功課的關鍵,有系統的抓出重點。因為這些重點,是自己抓的,印象很深、很突出、很特別,自然就輕鬆記住了, 自己濃縮大量資料,再釋放大量資料的 過程,可以將功課放在長期記憶中。考試時透過這些重點的提示,就可以回憶出相關的功課,而做到百分之百的學習。
換句話說,沙漏式的主動學習法就是教導學生自己整理功課的方法。讀書必須自己整理重點,才能去蕪存菁,順利吸收功課的知識。 


測驗(考試)Testing measurement:為量化資料。對人,測量出來有分數,但Testing只是工具,如:平常考、轉學考...等。 (亮化指標)
評量Assessment:非量化資料。多項的指標,如:學生歷程檔案。(質化沒有對錯)
評鑑Evaluation:量化資料+非量化資料+價值判斷。對人事物、機構,如:教師評鑑。
課後作業
一、E-learning 定義為何,所討論的面相呢?
就是學習者與教學者不再受限於傳統面對面授課固定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網路進行互動教學,學習者可以依自己的學習環境及狀態彈性的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教學者亦可視學習者的情況調整其教學進度,充分發揮有如一對一教學的實體效果。

二、何謂知識(knowledge)、認知(cognition)、瞭解(understanding)?

三、試卷的是非題是在測驗學生的什麼能力?

2011年1月20日 星期四

1/12作業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
摘 要
隨著知識經濟世代的來臨,如何有效地分享、使用、創新知識,已成為「資訊」和
「知識」爲基礎的知識經濟時代中提昇競爭力必要條件之一。隨著資訊科技不斷的進
步,數位學習將傳統的教育模式引領至新的層面,隨時隨地高取得的特性符合現代社會
快速變遷的模式,跨越傳統教學時空的限制,營造出自主、個人的學習空間。本研究透
過在數位學習環境中採取全程網路學習與混合式學習兩種不同數位教學策略,針對大專
學生進行e 化管理學一學期之教學實驗,以開放原始碼數位學習課程管理平台建構學習
網站,依據共享內容物件參照模式數位學習標準的規範來建立課程教材,以建立數位教
材重複使用與共享的機制,課程內容以投影片、串流影像、螢幕擷取多元化的型式展現。
研究方法採用實地實驗法蒐集量化與質化資料,由量的分析,比較實驗組及對照組學生
的學習效果構面;由值性分析,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形及反應,進一步探討在不同數
位教學策略環境下,學習者學習成效之差異,希望了解數位教學環境下,混合式教學環
境是否會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以使對未來混合式教學的推動將會有更實質的意義。
關鍵字:混合式學習、數位學習、共享內容物件參照模式、學習成效
研 究 生:林鴻杰
指導教授:阮炳嵐 博士
翁頂升 博士

該論文題目:
1.研究目的 :希望了解數位教學環境下,混合式教學環境是否會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
2.實驗方法 :數位學習環境中採取全程網路學習與混合式學習兩種不同數位教學策略
3.樣本 :大專學生
4.時間軸 :未有時間軸
5.研究發現 :未有研究發現
6.研究結論 :未有研究結論
7.研究建議 :未有研究建議

此研究論文未對於 5.6.7項目在論文摘要中做撰寫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1/5課堂筆記

發現結論是不同的
結論:是透過推論才可以推出結論(可以把伏筆砍在第二章節中,比如有哪些理論建議可以如此做研究方向)
研究結論
目的在對研究結果的引伸,研究者必須根據研究結果,歸納明確結論,並對研究方法的改進及實際應用提出建議。

研究發現:找出與自己所提出理論不同之處或相同之處

三個研究目的 =三個研究結論(但是結論是經典 所有人多會看。)

例如:多媒體與一般媒體對於兒童的學習 (有數據再提出的結果就是結論)

教學法在能力上是否有所差別,未來可以在進行增加哪方面的研究(建議)

總共有七大方法
1.研究目的:
2.實驗方法:
3.時間軸:
4.樣本:
第三節
5.研究發現:
第四節
6.研究結論:
7.研究建議:提出、認定(研究發現 性別可為國小認知學習)

作業
找論文摘要 看有沒有缺項。

關鍵字
國小學童 、數學學習、認知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教育心理學為行動而反思
面對學習者的錯誤答案時,往往我們看到的是錯誤的答案,但卻沒有看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面臨的認知困難在哪裡,在面對一件新的學習行為上,學習是個體與環境互動後,在行為或知識上產生較久遠的改變;大部分多主張知識是由學習者建構出來的,而且知識會受到學習者先前的經驗所影響。

理論運用於教學
認知心理學:
1.認知是學習者和外在的接觸所產生的知識內化。
2.行為主義:自己解讀意義,解讀後所(建構)的知識。
3.建構主義:環境中知識的表徵,學習者可藉由表徵學習起來。

外在性:
包括所呈現的物體、訊息和可被觀察的行為。
老師(E教材設計)提供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表徵。
如果是老師上課,有投影片或講義或小平板電腦,都得要設計清楚的、容易理解的教材。

內在性:
必須自己由內化產生。
新知識,就是新知識和舊知識調整。
我們的教材要讓使用者用到舊知識,用到之後,才會產生認知的歷程。

…………………………………………………………………………………………
現代教學的模式轉換
角色轉換:如何讓小朋友當明星(抓住學生的知覺),而老師的角色是經紀人。
教課轉換:讓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太EASY。將上課的教學過程,走的像是拍電影,而不只是輕鬆的坐在台下吃可樂和爆米花。

教學的目標與教學的運用
教學的最後階段都是希望學習者可以獲得知識並記憶,記憶最好且最大的儲存位置就是長期記憶,其中長期記憶的類型分為:
1.敘事記憶(與特定時空、一個人的生活事件有關的長期記憶。)
2.語意記憶(人的記憶中,擁有意義的記憶。)
3.敘述性知識(抽象的記憶)
4.程序性記憶(如何做如何完成某件事情的記憶。)

如何達到這些目標教學上可以利用以下方法
教育帶給學生深層工作記憶的方法
1.讓命令簡單化、同時運用語言的形式與視覺的形式來提供訊息。
2.教導學生建立對問題的表徵、運用數位科技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學習的深度也會對於學習者的長期記憶產生影響,所以學習教材並非一定簡單化的,而是提供訊息是有深度的。

設計教材前的構思
1.需求是什麼?
2.學習障礙是什麼?
3.根據的理論是什麼?
計教授 曾經在課堂中提到過,再好的GAME(教材)沒有學習到 = 沒有學習而是浪費,這是多麼令人震撼的反思,深深的讓我體會到為什麼會有一堆英文教學書本或教材一直堆在角落,有些還是翻不到兩次。

深入探討後發現以下問題
教學內容結構
1.程度的需求不明確。
2.教材的時效性。
3.課程規劃流程。
教學材料內容
4. 數位化後的實用性。

數位教材的例子與省思
Crayola 的網站的教材,針對小朋友的。有提供全空白的教材,可以拿下來直接列印,例如設計A:A = apple,旁邊就有畫蘋果。

心得與反思
科技與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嗎?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教育是否也因該如此呢?對於科技日新月異所帶來的衝擊就是人類的生活與習性改變,但是教育真的需要運用到這麼高科技的技術嗎?談及目前最熱門的電子白板與小時候最熟悉的黑板最大的差別難道只是電子與非電子之間的差距嗎?教育的工具與教學的理念如何可以同時運用在教學層面上呢?
1997年進行「能力界定與選擇計畫」(DeSeCo),以找出「關鍵能力」,其結構分成三部分,即「個人能力」、「機構所需的能力」和「將個人能力應用到集體目標的能力」。
學生的學習成果,還包括了教育者所應具備的關鍵能力。教育者的關鍵能力演變成提升教育成果的指標,教育者對於科技的不了解,科技設計開發教材者對於教學理念探究是否符合,運用理論的創新卻不深入等等..問題,教材的設計精美卻不適合使用,或更甚者是教材功能多元教師卻無力使用,而造成教學負擔教師索然不使用了!這是否就是造成關鍵能力喪失的原因。
資料來源:
陳奎伯、顏思瑜(譯) (2008.08)。教育心理學為行動而反思(原作者:Angla M.O Donnel,Johnmarshall Reeve,Jeffrey K)(329,344,355頁)。臺北市:教育心理學。(原著出版年﹕1999 )。